苏武牧羊时没有粮食吃,为何不吃羊肉?
苏武牧羊时没有粮食吃,为何不吃羊肉? 长久以来,人们都非常敬佩身在匈奴,但是却从来不肯投降匈奴,宁可在草原上牧羊,也绝不投降,最终终于回到汉朝的苏武。的确,苏武的气节...
商鞅变法时,为什么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?
商鞅变法,作为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变法,将秦国从一个弱小,不断受到欺负的国家,变成了一个令山东六国都不容小觑,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国家,可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,没有商鞅变法,秦国或许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。不过商鞅变法中有一些规矩很奇怪,比如说,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,父子兄弟就不允许居住在一起了,这是为何?
商鞅变法历经两个阶段,在第二阶段的变法里,有一条比较奇特的规定:禁父子兄弟同室而居。为什么商鞅会出台这么一条法令,这条法令有什么意义呢?
第一,秦国僻居西北,受戎狄风俗影响至深
在西周周孝王时期,非子因为养马有功,被封了一块巴掌大的土地,这便是最早的秦国。秦国的地理位置,是处于华夏与戎狄势力的交汇地带。到秦国第四任君主秦仲时,西戎破秦国,秦国一度灭亡。
秦仲的儿子在周宣王的帮助下,借兵七千光复秦国,并与西戎展开长达上百年的战争,最终打败西戎。在这百余年的时间里,秦国吞并大片的西戎土地。到了秦穆公时,秦国吞并了十几二十个西戎小国。
《史记》中的《秦本纪》记为“益国十二”,这个说法与《韩非子》一书的说法是一致的。《匈奴列传》中称“八国服秦”,《李斯列传》中称“并国二十”;《汉书》中的《韩安国传》则称“并国十四”。也就是说,此时的秦国,已经是华夏族与戎狄族融合的一个国家,其文化风俗,深刻地打上戎狄的烙印。
与中原文明相比,秦国的文化是相对比较落后的,保留大量的的戎狄风俗,其中一个就是父子兄弟同宅居住。
第二,父子兄弟同宅居住的潜台词是什么?
有的读者看到这里会很奇怪,父子兄弟同住一个屋子,有什么问题呢?
请大家往深处想去。
父子兄弟没有自己的妻室吗?难道只是几个大老爷住在一起,而女人们都住另一个屋子吗?显然不是。一大家人,男男女女混居一室,大家想想看是什么场景。戎狄的风俗是什么呢?女人嫁人后,丈夫死了,就嫁给丈夫的弟弟,也可以嫁给下一代,只要没有血缘关系,甚至可以嫁给孙辈,一个女人嫁入一个家庭后,她就自始至终是这个家庭的女人。
我举几个例子。
汉代几个远嫁异族的女人。
汉武帝时,汉家公主刘细君嫁给乌孙王昆莫,昆莫当时年龄很大了,后来把刘细君嫁给自己的孙子、乌孙太子岑陬。作为华夏族人,刘细君对这种蛮族风俗无法接受,她上书汉武帝,拒绝这种有损自尊的乱伦关系。武帝的答复是劝她以两国大局为重,遵从乌孙的风俗。刘细君没有办法,只好又嫁给太子岑陬。后来,岑陬继位为乌孙王,刘细君为他生了一个女儿,但这并没有让她快乐起来,长期的郁抑生活,使她红颜薄命,早早去世,“愿为黄鹄兮归故乡”只能成为她无法实现的梦想。
再比如另一位和亲的公主刘解忧。刘细君死后,汉室将刘解忧嫁给乌孙王岑陬。岑陬去世,翁归靡继位。根据乌孙的传统,刘解忧又嫁给了新的国王。翁归靡不久后去世,泥靡继承王位。从辈份上说,刘解忧是泥靡的庶母,但根据胡人习俗,她又成为泥靡的妻子。
因此,戎狄的风俗,一个女子嫁进来后,就是这个家族的女人。老爹死了,儿子可以娶后妈;儿子死了,孙子可以娶后妈兼后奶奶。哥哥死了,弟弟可以娶嫂子。对于华夏文明来说,这就是乱伦了,是华夏文明所不齿的。但是在戎狄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。正因为戎狄有这种风俗,因此父子兄弟连同自己的老婆住在一个房室,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可,任何一个女人,都可以成为这个家族成员的下一个妻子。
第三,商鞅变法,是让秦国文明向中原看齐
秦孝公上台后,立志变革,推出求贤令,其中有这么一句:“诸侯卑秦,丑莫大焉。”其实从春秋时代开始,秦国一直就是一等的军事强国。特别到秦孝公老爹秦献公时,秦国在石门之战还曾歼灭六万魏军,军事力量实在不可小觑。那么秦孝公为什么还感慨诸侯卑秦呢?诸侯为什么看不起秦国呢?正是因为秦国的文明太落后了!
春秋战国时代,华夏文明高度发展,诸子百家兴起,儒、道、墨、法诸家粉墨登场,文化群星闪耀。可是这些与秦国一点都不沾边,有哪个文化大师出自秦国呢?一个都没有。在这场影响至深、至远的文化革命中,秦国一点贡献也没有。不仅如此,秦国的文明甚至倒退了,深受戎狄的影响,保留着乱伦的传统。在中原诸侯眼中,秦国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夷狄,四肢强壮,头脑简单,岂能不被蔑视呢?
因此,商鞅下达法令,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,就是禁止戎狄乱伦之风俗,向中原文明看齐,去戎狄化。秦国不仅要成为军事大国,也要成为一个文明型的国家,这样才不会让诸侯瞧不起。
苏武牧羊时没有粮食吃,为何不吃羊肉? 长久以来,人们都非常敬佩身在匈奴,但是却从来不肯投降匈奴,宁可在草原上牧羊,也绝不投降,最终终于回到汉朝的苏武。的确,苏武的气节...
李莲英给慈禧安装电灯,慈禧大怒说了一句话让人哭笑不得 现如今我们看着很寻常的事物,但是在慈禧太后眼中,或许就是很令她鄙弃的东西,比如现在每天都会使用到的电灯,清朝末...
宋仁宗时期为什么那么多名人 关键在于“仁”字的体现 宋仁宗在位期间,朝内可以说是人才辈出,我们非常熟悉的苏轼、范仲淹、欧阳修、包拯等人,都和仁宗是同时期的人物,那其...
汉武帝的四个皇后为何都没有善终 历史上有一个以上的皇后的皇帝不在少数,而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,正所谓伴君如伴虎,不管是什么样的皇帝,哪怕在历史上并没有昏君名声的皇帝,...
武状元苏乞儿奉旨乞食真的存在吗 《武状元苏乞儿》这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,苏灿考武状元未果却沦为了乞丐,后因救驾有功,皇帝本想重用,奈何苏灿无意...
商鞅变法的利与弊 其弊端影响后世千年 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是让秦国崛起的原因之一,从结果来看商鞅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肯定有他的益处,最终秦国奋六世之余烈,成功一统六国...
清朝12位皇帝列表关系图 在我国历史上的清王朝,这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从公园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计算的话,清朝总共有296年的历史,传有12位皇帝。落日余晖,盛极而...
宋仁宗为什么要废掉郭皇后? 宋仁宗以仁义著称,深受百姓爱戴。不过宋仁宗在位期间,却一意孤行一定要废除郭皇后,这究竟是为何呢?根据《宋史列传第一仁宗郭皇后传》记载,有一...
秦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说到秦国的皇帝列表的问题,小编觉得这个问题提得不算好,因为没有把秦朝和秦国的真正概念搞清楚,所以提出的问题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啊,不知道怎么回答啊...
唐朝有没有羊肉泡馍? 羊肉泡馍是一道陕西名菜,其中西安的羊肉泡馍最为出名。在最近热播的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也出现了羊肉泡馍,不过唐朝时期真的有羊肉泡馍吗?其实羊肉泡馍并...
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? 柳永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吧,他是北宋时期一位很有名的词人,而且他的词在青楼女子当中的传唱度非常高,毕竟婉约词配上女子的歌喉,是十分美妙的。不过柳...
和珅倒台是刘墉一手推动的吗? 嘉庆帝手握实权后,很快便下令赐死和珅,和珅死的如此突然或许正是因为刘墉在背后加速了和珅的倒台。因为当时弹劾和珅的人正是刘墉的学生,此后...
孙权称帝时的都城为什么是武昌而不是建业? 如果要说三国时期孙氏吴国的都城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必然会是建业,也就是现如今的南京,的确建业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吴国的都城,然而...
导致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谁 杨贵妃只是背锅侠 安史之乱是唐朝最为重要的转折点,经此动乱,盛唐一去不复返。唐玄宗见证了唐朝的极盛期,也见证了大唐走向衰落,所以大家对安...
煮酒论英雄曹操为何不直接拿下刘备?他究竟在试探什么? 煮酒论英雄是《三国演义》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,曹操邀请刘备一同商讨大事,结果曹操却把刘备提升到和自己一个档次,着...
嬴政在赵姬耳边说了什么使得赵姬含笑九泉 因为嫪毐的关系,而且又给嫪毐生了2个孩子这件事,让嬴政与赵姬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阂,再加上秦赵结盟这个事儿,更是让嬴政与赵姬之...
徐惠对李世民有多痴情?唐太宗死后竟求早死 《武媚娘传奇》中,张钧甯饰演的徐慧是名门闺秀,同武则天也是好友,但后来因深爱李世民导致内心滋生仇恨,便设计陷害武则天,最后...
崇祯皇帝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断送了大明江山? 我们都知道,崇祯皇帝是我国古代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。为了拯救自己的大明,兢兢业业,但是仍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最终亲眼见证了自...
明朝为什么没有皇帝的庙号是太宗?其实和嘉靖帝有关 太宗是古代皇帝常用的一个庙号,从商朝开始便有商太宗太甲、汉朝有汉太宗刘恒、唐朝有唐太宗李世民、宋朝有宋太宗赵炅、清...
陈宫有没有诚心辅佐吕布 陈宫是东汉末年顶级人才,但后来因为看不上曹操对待名士的方式因此和他反目,最后选择加入吕布阵营。但陈宫好像并没有诚心辅佐吕布,他始终有所保留,...
明朝朱元璋为什么要将甘肃设立为军事重镇? 说起甘肃,可能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兰州拉面,好像只要是开拉面馆就会把“兰州”两个字加在前面,说明这个标签还是非常成功的。...
曹操一生错过几位人才 有这三人或将改变曹魏命运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“唯才是举”,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,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,和东吴...
孙策不死有没有机会一统南方?或与曹操争夺天下 孙策也是东汉末年十分出色的将领,孙坚死后孙策割据一方,接连拿下江东五郡,为此后的孙吴政权打下基础。可惜孙策英年早逝,继...
三国时期的三个张苞分别是谁?除了张飞的儿子还有谁? 一说到张苞这个名字,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张飞之子,张飞的儿子的确叫张苞,但是在三国时期,也不止有张飞的儿子叫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