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仙人关之战有多惨烈?最后战争结局如何?
历史上仙人关之战有多惨烈?最后战争结局如何? 南宋曾和金国战事不断,1134年两国又在仙人关进行了一次要隘攻防战,这场战役也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。不过这场战事从结果来看,是...
辛弃疾为何从不提岳飞?
辛弃疾在历史上有两个身份最引人关注,一个是词人,他写下了很多词作,而且很大一部分都和军旅、战争有关,这就涉及到他的第二个身份,他是一位名将。很多人都以为辛弃疾只是一个词人,但其实,写作只是辛弃疾的业余爱好,打仗才是他的本职。而辛弃疾生活的时代,和岳飞基本上是同一时代,这样同一时期的两个人,为什么在辛弃疾的词作中,却几乎从来没有提到过岳飞呢?既然两人有着很多的相同点,为什么辛弃疾从来不提岳飞?今天就让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宋室南渡之后,当时的将领以张俊、韩世忠、刘光世、岳飞战功最为卓著,被誉为“中兴四将”。特别是岳飞,是南宋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。不过,直接提到他的宋代诗词确实不多。在辛弃疾传世的600多首词中,也看不到明确提到岳飞的作品。
岳飞(1103年—1142年),字鹏举,相州汤阴(今河南省汤阴县)人。
岳飞二十岁起从军,先后参战斗数百次。绍兴十年(1140年),岳飞挥师北伐,先后收复郑州、洛阳等地,并准备直捣黄龙府。但是宋高宗赵构一意求和,以十二道“金字牌”诏令岳飞班师。1142年1月,南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。
绍兴二十五年(1155年),主和派秦桧病逝,时年66岁。1162年,宋高宗禅位,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昭雪,追谥武穆,后来又追谥忠武,封鄂王。
辛弃疾(1140年-1207年)与岳飞并没有交集。岳飞去世(1142年)时,辛弃疾仅仅两岁,那时候的辛弃疾还在济南生活。岳飞的队伍北伐时,仅仅到了河南,还没有进入山东。
1162年,岳飞死去20年后被平反,也就是这一年,22岁的辛弃疾南下归宋。所以说,岳飞已经被平反,辛弃疾似乎应该没有什么顾忌,但是在辛弃疾的词中,并没有见到写岳飞的内容。
辛弃疾南下归宋后,并没有机会领兵北上中原。隆兴元年(1163年),南宋不宣而战,但是北伐失利后,隆兴二年与金签署了隆兴和议。双方进入了几十年的和平时期。嘉泰三年(1203年),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了六十四岁的辛弃疾,但是辛弃疾对于这次北伐并没有信心,不久被言官弹劾,从镇江调往了后方。
开禧二年(1206年),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再次发动北伐。南宋再次惨败。开禧三年(1207年)秋,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,但是他已病重卧床不起,同年九月,辛弃疾离开人世,享年六十八岁。临终时还大呼“杀贼!杀贼!”
陆游(1125年—1210年)比辛弃疾大了十五岁,他和辛弃疾有来往,曾经在辛弃疾被韩侂胄启用参与北伐备战时,专门为辛弃疾送行。
陆游有一首《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》中写过岳飞:公卿有党排宗泽,帷幄无人用岳飞。遗老不应知此恨,亦逢汉节解沾衣。
另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杨万里(1127年-1206年)也有诗也写过岳飞:将军元是一缝掖,忽攘两臂挽五石。长揖单于如小儿,奉归慈辇如折枝。功盖天下只戏剧,笑随赤松蜡双屐,飘然南山之南北山北。君不见【岳】飞功成不抽身,却道秦家丞相嗔。《题曹仲本出,自素天仗以下皆纪画也》
从陆游和杨万里的诗中可以看出,这两个人写岳飞似乎并没有什么顾忌,杨万里的诗中甚至对于太上皇赵构多有讥讽之意。
但是辛弃疾的作品中,没有明确提到岳飞的。有人认为辛弃疾有一首《满江红·汉水东流》提到过岳飞:汉水东流,都洗尽,髭胡膏血。人尽说,君家飞将,旧时英烈。破敌金城雷过耳,谈兵玉帐冰生颊。想王郎,结发赋从戎,传遗业。腰间剑,聊弹铗。尊中酒,堪为别。况故人新拥,汉坛旌节。马革裹尸当自誓,蛾眉伐性休重说。但从今,记取楚楼风,裴台月。
君家飞将,旧时英烈。这个飞将是岳飞吗?不好说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中写到:“广居右北平,匈奴闻之,号曰‘汉之飞将军’,避之数岁,不敢人右北平。”古诗词中的“飞将军”一般是指李广。如果说辛弃疾暗指岳飞,也未必没有道理。
辛弃疾与岳飞的儿子岳霖(1130-1192)同一个时代,但是不知道他们之间是否有交集。
但是辛弃疾与岳霖的儿子岳珂(公元1183~公元1243年)之间有一段佳话,据《古今词话》记载:
幼安每开宴,必命侍姬歌所作词。特好歌贺新郎,自诵其中警句: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。不恨古人吾不见,恨古人不见我狂耳。”顾问坐客何如。既而作永遇乐“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”,特置酒召客,使妓送歌,自击节,遍问客,必使摘其疵。客逊谢不可,或措一二语不契,又弗答。相台岳珂年少,率然对曰:“童子何知而敢议,必欲如范希文以千金求严陵祠记一字之易,则晚进窃有议也。”幼安促膝,使毕其说。珂曰:“前篇豪视一世,独前後二警语差相似,新作微觉用事多耳。”於是大喜,谓坐客曰:“夫夫实中予痼。”乃味改其语,日数十易,累月未竟。
辛弃疾在宴席上,吟诵了自己的《贺新郎》和《永遇乐》,请在座的人点评一下。当时岳珂年纪还小,给辛弃疾提了一点意见,说第一首前后有重复之意,第二首用典太多。辛弃疾非但不生气,还接受了岳珂的意见,把这两首词改了几十稿。不知道今天我们读到的,是不是岳珂提意见之后的最终版。
结束语
辛弃疾的词作中,似乎没有提到岳飞的作品。首先诗人用典,都是用古人的故事,岳飞的故事太新了。
辛弃疾的时代,大多处于宋金和平时期,喜欢谈北伐恢复的官员大多受到排挤。辛弃疾曾经在《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》说过:臣生平则刚拙自信,年来不为众人所容,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……可见,辛弃疾也是一个担心祸从口出的人。
在开禧二年(1206年),害死岳飞的秦桧被宋宁宗追夺了王爵,改谥谬丑。但是两年以后的嘉定元年(1208年),执政的史弥远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,又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谥号。
另外,即使岳飞被平反后,赐死岳飞的宋高宗赵构还活了25年。可以想到,岳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,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名字。这可能就是辛弃疾的顾忌吧。
历史上仙人关之战有多惨烈?最后战争结局如何? 南宋曾和金国战事不断,1134年两国又在仙人关进行了一次要隘攻防战,这场战役也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。不过这场战事从结果来看,是...
朱佑樘的张皇后怎么死的 张后说实在的晚年凄惨,可以说是凄凉与孤独。明孝宗朱祐樘的皇后张氏,在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,由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承继大统,是为明世宗嘉靖皇帝。...
为什么说秦朝的灭亡是一个意外 秦朝的灭亡,其实还是让很多人感到有些遗憾的,毕竟是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王朝,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,确实是有些可惜的。而也有很多人认为,秦朝的...
汉文帝和淮南王刘长有什么恩怨?为什么要废其王位? 刘长是刘邦第七子,汉文帝异母弟。刘长从小身世坎坷,他自幼丧母,后来是被吕后带大。也正是因为有吕后在,才让他避免诸多祸...
商丘在宋朝为何享有特殊待遇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。据说商朝最早的都城,以及商业文化都是在商丘诞生。到了北宋年间,商丘升为应天府,地位变成...
如果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,蜀国会怎么样? 落凤坡庞统死了,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,毕竟庞统虽然长得很丑,但是才华却非常高,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,并且是“得一可得天下”的重量...
朱棣难道是元顺帝遗腹子? 关于朱棣的身世,产生了诸多的疑问,而疑问的根源就是朱棣成为皇帝之后,大肆抹杀朱允炆的记录,因为如果没有人知道朱允炆曾经当了皇帝,那么自己作...
道光帝勤于政务也挽救不了大清走衰,后人如何评价道光帝? 道光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,在位一共30年时间。值得一提的是,道光帝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...
长坂坡活捉赵云,为何曹操的九大将都不出手帮忙? 说起赵云,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,长坂坡一站可以说是他的成名战了,也是赵云的巅峰之战。赵云为了拯救刘备的夫人和唯一的儿...
朱元璋的二哥二嫂后来怎么样了? 说到这个朱元璋很多人还是知道的,非常的给力,非常难得的布衣出生的皇帝,但是朱元璋这个人很多人看不透看不懂,那么有的人问了,这个朱元璋...
诸葛亮为何也不重用赵云? 赵云一生可以说都没有受到重用,刘备还在世的时候,赵云就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,而刘备死后,诸葛亮同样也没有重用赵云。赵云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可以说...
牛李党争整个事件的详细始末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唐朝末年的“牛李党争”具体是怎么回事,其实也比较简单了,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下,话说这个事件是真的厉害,前后一共是持续...
刘备不爱隐士为何还要三顾茅庐? 三顾茅庐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,刘备三请诸葛亮才成功说服诸葛亮出山,这一下就把孔明的地位给抬高了。不过历史上真的有发生过三...
揭秘蜀汉十四名将都有谁 说到蜀汉十四名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,这个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,但是呢如果要具体的说出各个人物的名字的话,想必大家也没多少人能说出来吧,其实这个也...
五代十国有两个蜀国,它们有什么关系? 说到“蜀国”,最容易让人想起来的就是三国时期刘备的蜀国了,不过当时应该并不叫做蜀国,毕竟国号是汉,又是想要复兴汉室,怎么可能自己...
冉闵究竟是英雄还是暴君? 冉闵,又被称为冉闵大帝,他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短,但是对于他所在的时代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。一个人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,也不可能只有坏的一面,...
朱祁钰夺了皇位,为什么不杀了朱祁镇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兄弟俩,在明朝历史上也算是奇观。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,沦为瓦剌的俘虏,朱祁钰继位,这时候朱祁镇虽然还活着,但是...
为何到了秦二世手上只有20万军队 秦国能够攻灭六国,完成统一,强大的实力不言而喻。当时秦国国内军队数量超百万人,这是他能横扫六国的关键因素,毕竟在冷兵器时期,各国装备...
戚夫人被杀是自己活该?她难道不是受害者吗? 很多人如果只看到了戚夫人的遭遇,一定会特别的同情她,她最后的下场真的是非常惨的,原本也是一代美人,结果最终落到了成为一个人...
司马懿没有夺权曹魏政权也难以持久,曹爽和曹芳矛盾难调 司马懿夺权使得曹魏政权走向灭亡,不过当时魏国内部局势也不算健康,完全是由曹爽一人把持朝政,而且曹爽根本不把曹芳...
康熙南巡真正目的是什么 六下江南都做了同一件事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,曾六次南巡。或是出于好奇,民间特别热衷知晓康熙皇帝在南巡时所发生的故事,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种传闻也...
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 唐雎是战国时期魏国策士,历史上关于唐雎的典故有很多,例如唐雎不辱使命、说信陵君、说秦昭王等。其中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最被后人熟知,不过唐雎胁迫...
曹操死后,五岁幼子为何喊曹丕喊爹? 曹操的儿子有很多,而在他死的时候,除了曹丕曹植这样已经成年,而且颇有名气的儿子,还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幼子,名为曹干。当时曹干只有五岁...
欧阳修和狄青有何恩怨 一场多重巧合造成的悲剧 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抑武,皇帝和文官对武将的猜忌无处不在,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,宋朝对外战绩不佳也就不奇怪了。不过很多忠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