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蜀汉十四名将都有谁
揭秘蜀汉十四名将都有谁 说到蜀汉十四名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,这个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,但是呢如果要具体的说出各个人物的名字的话,想必大家也没多少人能说出来吧,其实这个也...
刘备不爱隐士为何还要三顾茅庐?
三顾茅庐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,刘备三请诸葛亮才成功说服诸葛亮出山,这一下就把孔明的地位给抬高了。不过历史上真的有发生过三顾茅庐么?答案是要打个问号的。实际上,根据《三国志》的记载,当年是诸葛亮主动找上刘备。而且刘备也不爱隐士,这么费劲的去请一位毫无实战经验的人,也不太现实。在演义中可以把三顾茅庐当做是作者一手设计的,这下哪怕还没出山,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已经截然不同了。
01 乐毅的影响
这一切,要从诸葛亮的偶像乐毅说起。
在南阳躬耕的日子里,诸葛亮最爱干两件事。一是吟诵《梁父吟》;二是自比于管仲、乐毅。管仲自不用多说,他相齐期间,在内以法治国、发展商业,对外尊王攘夷、九合诸侯,最终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,是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千古名相。诸葛亮不顾旁人闲语而敢自比于他,可以说是一种超级自信的表现,但与此同时,他又把自己比作另一位战国名将乐毅,这其中的意味就有些深远了。
自司马迁著《史记》把管仲、晏婴合为一传以来,“管婴”就成了后世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理想之一。西汉的公孙弘在奏对中“管晏”并称,谷永在上书中则说“执管晏之操”;而在东汉,班固则有“伊、吕、管、晏之任”的说法……总之,大家一般都习惯性把管仲、晏婴放在叫作“管晏”,这是一种时代潮流,而创造性地把管仲、乐毅放在一起并作“管乐”的,诸葛亮是自古以来第一个。
再者,在三国时代,与诸葛亮同样傲视天下者,比之管仲者有之,自比乐毅者则无。因为在时人看来,乐毅与管仲不在一个规格之上,他只是吕布、孟达之流的选择,像诸葛亮这样“少有逸群之才,英霸之器”者,乐毅根本不能与之相匹配。故而,西晋人张辅对此表示不解:“殆将与伊、吕争俦,岂徒乐毅为伍哉?”
从春秋至两汉,不乏绝世名将,而诸葛亮如此热衷于不太“入流”的乐毅,这颇有些傲娇的“逆潮流”的操作,会不会有其深意呢?
其实,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乐毅的生平,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身上,隐然存在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,而这股独特的气质,正是使年轻的诸葛亮钟爱于他的理由。
乐毅,中山灵寿人,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。他受燕昭王信任,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,连下七十余城,几乎灭齐。后来遭继任的燕惠王猜忌和临阵换将,致使功败垂成,而他本人也不得不出走赵国。
这个故事一般人都耳熟能详,但他出走赵国后发生的事,却鲜有人知:
话说燕惠王使骑劫代乐毅为将后,骑劫骄狂自大,不久便被齐人田单用火牛阵所破,导致燕国占领的齐土在一夜之间得而复失。遭到如此大败,燕惠王很没面子,于是放下架子给乐毅写了一封信,信上说:
先王举国而委将军,将军为燕破齐,报先王之雠,天下莫不震动。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!会先王弃群臣,寡人新即位,左右误寡人。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,为将军久暴露于外,故召将军且休,计事。将军过听,以与寡人有隙,遂捐燕归赵。将军自为计则可矣,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?
不愧是做君王的,燕惠王人狠话不多,主要意思有两层:一,我临阵换将并不是猜忌而是出于一番好意,是你乐毅误会了我;二,你乐毅出走赵国,对不起先王(燕昭王)的知遇之恩。
按理说,人家是一国之君,能主动给你写信请你回来,已经叫做君恩浩荡,换一般人,早就惶恐万端,感激涕零,被彻底“拿下”了。可乐毅偏偏没有,他在看完燕惠王的一通狡辩后,立刻就提笔给他回了一封信。
在回信里,他有理有据、不卑不亢地数落了燕惠王的种种不是,也从容坦荡、情真意切地感激了先王对他的知遇之恩。全文比较长,但读起来一气呵成,颇有气势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《报遗燕惠王书》。
这封书信,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第一次正面阐释君臣二元对立关系的杰作。
钱穆先生在《国史新论》中说:燕国有乐毅……其《报燕昭王书》(即《报遗燕惠王书》)乃战国时数一数二享高名受传诵的大文章。不单因其文章好,乃因在其文章中所透露的君臣知遇,出处去就,功名恩怨,他个人所抱持的高风亮节,大义凛然,为千古莫能及的人格表现……
重点就在“人格”二字。
君臣本是二元关系,互相存在独立的人格。但在中央集权的大趋势下,却慢慢演化成臣子成为了君王的附属品。古今中外,有多少朝堂冤案仅仅因为一句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”呢?
可乐毅偏偏不,他坚持的是作为臣子的独立人格。燕昭王对其有知遇之恩,他便下齐七十余城相报;燕惠王将其猜忌换将,他则远走赵国,不复愚忠。
这种思想在古代有多可贵呢?司马迁写《史记》说,蒯通和主父偃读到乐毅的这篇《报燕惠王书》,“未尝不废书泣也”,一不小心把两个大男人读哭了。
作为乐毅的脑残粉,诸葛亮有没有读过,他会不会有一些感触呢?他舍弃了孙武、白起、李牧、王翦……而选择乐毅,追求的不正是那种独立的人格吗?
02 两个人的成全
说到这里,其实答案已经很清晰了。
三顾茅庐,看似那个年轻气盛的诸葛亮在故作姿态、自命不凡,其实何尝不是他对偶像的某种致敬和“主公”刘备的暗示:你是否有燕昭王筑黄金台的那份诚心呢?
历史告诉了我们答案,刘备有。
是的,胸怀天下的刘备很讨厌毫无作为的隐士。当年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的时候,他的第一反应就是“君与俱来”:你和他一起来我这吧,言语中甚有不屑之意。但最后还是他去访了隆中,“凡三往,乃见”,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令人惊讶的存在。
又或者说,刘备可能读懂了诸葛亮的暗示?
后来永安托孤的时候,陈寿评价刘备说“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,而心神无贰,诚君臣之至公,古今之盛轨也”。其实不仅如此,早在隆中那会儿,当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在草庐欣喜地望见刘备第三次上山来的时候,他就已经注定了秋风五丈原的结局。
揭秘蜀汉十四名将都有谁 说到蜀汉十四名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,这个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,但是呢如果要具体的说出各个人物的名字的话,想必大家也没多少人能说出来吧,其实这个也...
五代十国有两个蜀国,它们有什么关系? 说到“蜀国”,最容易让人想起来的就是三国时期刘备的蜀国了,不过当时应该并不叫做蜀国,毕竟国号是汉,又是想要复兴汉室,怎么可能自己...
冉闵究竟是英雄还是暴君? 冉闵,又被称为冉闵大帝,他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短,但是对于他所在的时代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。一个人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,也不可能只有坏的一面,...
朱祁钰夺了皇位,为什么不杀了朱祁镇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兄弟俩,在明朝历史上也算是奇观。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,沦为瓦剌的俘虏,朱祁钰继位,这时候朱祁镇虽然还活着,但是...
为何到了秦二世手上只有20万军队 秦国能够攻灭六国,完成统一,强大的实力不言而喻。当时秦国国内军队数量超百万人,这是他能横扫六国的关键因素,毕竟在冷兵器时期,各国装备...
戚夫人被杀是自己活该?她难道不是受害者吗? 很多人如果只看到了戚夫人的遭遇,一定会特别的同情她,她最后的下场真的是非常惨的,原本也是一代美人,结果最终落到了成为一个人...
司马懿没有夺权曹魏政权也难以持久,曹爽和曹芳矛盾难调 司马懿夺权使得曹魏政权走向灭亡,不过当时魏国内部局势也不算健康,完全是由曹爽一人把持朝政,而且曹爽根本不把曹芳...
康熙南巡真正目的是什么 六下江南都做了同一件事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,曾六次南巡。或是出于好奇,民间特别热衷知晓康熙皇帝在南巡时所发生的故事,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种传闻也...
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 唐雎是战国时期魏国策士,历史上关于唐雎的典故有很多,例如唐雎不辱使命、说信陵君、说秦昭王等。其中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最被后人熟知,不过唐雎胁迫...
曹操死后,五岁幼子为何喊曹丕喊爹? 曹操的儿子有很多,而在他死的时候,除了曹丕曹植这样已经成年,而且颇有名气的儿子,还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幼子,名为曹干。当时曹干只有五岁...
欧阳修和狄青有何恩怨 一场多重巧合造成的悲剧 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抑武,皇帝和文官对武将的猜忌无处不在,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,宋朝对外战绩不佳也就不奇怪了。不过很多忠诚...
蒙骜与蒙恬的关系,蒙骜和白起谁厉害? 战国的历史,也是一段人才辈出的历史,尤其是武将,因为经常发生各种战争,所以武将的知名度是很高的,这其中就不能不提秦国的众多武将了...
刘娥为什么不称帝 说到刘娥,这是北宋首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,其权利是非常大的。在我国历史上,刘娥与武则天和吕雉是齐名的,刘娥当时的权势完完全全可以碾压宋仁宗,完全有实...
为何我们自称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?汉朝有什么特殊之处? 众说周知,秦始皇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,自从秦始皇首次大一统之后,汉族人统治的朝代如秦、汉、唐、宋、明等,中国的历史...
秦朝的31位皇帝都有谁? 近期《大秦赋》这部剧可以说是又带动着不少朋友们开始关注秦国的这段历史了。小编也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秦国的问题,有一个问题就问的有些不太专业了,...
朱见深为何恢复朱祁钰的皇位 说起明宪宗朱见深,其父亲是朱祁镇,朱祁镇的传奇经历相信不少人都知道,数千年来可谓独此一家,在其父亲的“恩惠”之下,朱见深的童年可谓是饱经...
朱棣为什么让太监掌管东厂? 宦官当权可以说是很可怕的,历史上的很多时期,一旦出现宦官掌权的情况,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朝代的末日将要到来了。东汉末期、唐朝末期、明朝末期,...
周礼中的五礼是指的哪五礼? 我国从古至今,一直被誉为礼仪之邦,可见礼仪在中国的地位是多么重要的。早在我国古代西周时期,咱们中国的礼仪文化就已经非常的发达了,其礼仪制...
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?其实是刘备用心良苦 很多人看三国历史,都会对赵云不受到刘备重用这件事情耿耿于怀。赵云在历史上的评价明明是很高的,就连刘备自己也说,赵云一身是胆...
刘邦死后 夏侯婴为何突然消失了 夏侯婴这个人物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,他虽然职位不高,但对于刘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夏侯婴说明白了就是刘邦的车夫,但是地位虽然不高,却极其...
元朝是如何对待岳飞的后人?忽必烈是怎么做的? 岳飞一直都是人们心目当中的抗金英雄,而岳飞也是让很多人感到非常遗憾的一位英雄。北宋末年遭遇靖康之乱,徽钦二帝都被金人掳走...
张作霖的死是怎么瞒天过海的? 说到张作霖的死其实大家也知道是真的很可惜的,而且对于战略意义来说十分的不利,所以张作霖的死就需要隐藏,而且当时这边也做得非常好,等于说...
胤禔被康熙囚禁14年,雍正登基后为何还是不放了他?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康熙皇帝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,执政了有61年的时间,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了。康熙在8岁的时候就登基成...
揭秘陈立夫陈果夫是怎么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 说到陈立夫和陈果夫其实大家也是知道的,那就是这两个人厉害得狠啊,在民国时期这两个人就成了民国的四大家族之一了,那么有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