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张昭辅佐孙权36年,为什么当不上宰相?

2024-03-26 22:01 来源:来今网 点击:

张昭辅佐孙权36年,为什么当不上宰相?

张昭对于孙权来说,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位大臣,当年孙策临死,张昭成了托孤大臣,后来孙权继位,张昭也实在没有辜负当年孙策的重托,辅佐孙权也是尽心竭力,而且他有自己要坚持的立场,很多时候孙权也拿他没办法。不过张昭前后辅佐孙权36年,到最后连个宰相也混不上,这是为什么?难道是张昭的能力不够吗?

张昭辅佐孙权36年,为什么当不上宰相?

东汉末年,中原动乱,张昭随其他难民逃到江南,受到孙策的重用。孙策创业时,张昭担任的是长史、抚军中郎将,总管文武之事,孙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,他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很大贡献。建安五年(200年),孙策临终前将19岁的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。孙策嘱咐张昭说:“若仲谋不任事者,君便自取之。正复不克捷,缓步西归,亦无所虑。”

公元222年,孙权正式称王,并将丞相一职委以此前并无太多优异表现的车骑长史。三年后,丞相病逝,他又将另一大臣提任为新丞相。实际上,在这两次任命状尚未公布前,众多官员都推举张昭为相。孙权却从来没有采纳,坚决不让张昭当丞相。

张昭辅佐孙权36年,虽然有的极高的声誉,但却并未担任过“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”的丞相职务。这究竟是何原因呢?

在孙权初掌大权的几年里,张昭不仅总领府署的大小事务,对近乎骂谏的直言,孙权尽管愤愤不平,却往往一笑而过。

张昭辅佐孙权36年,为什么当不上宰相?

孙权喜欢操弓驰马,同野生猛虎一对一。去打猎时,常常骑着马射老虎,老虎也常攀住马鞍。张昭毫不留情地指责孙权,承继父兄伟业,理应厉兵秣马,剑指中原,岂能“驰逐于原野,校勇于猛兽”,一旦有失,岂不沦为天下笑柄?孙权听完后,连连向张昭道歉,但还是不能罢手,就命人打造“射虎车”,将四壁封死,只留下一个方口用于射击。有时遇到野兽舍命撞车,随从看得胆战心惊,孙权却乐在其中。张昭认为此举太过荒唐,一次次疾言厉色地直谏,孙权却笑而不答。

除去狩猎,孙权还有一大嗜好,就是聚众饮酒。有一次,孙权在武昌的钓台边上聚众欢宴,酒醉后的孙权让人用水洒向群臣,嘴里还不停地说:“今日大家畅饮,一定要不醉不归,都要醉入水中哦!”这时的张昭一脸严肃,一言不发,不一会儿就拂袖而出。孙权于是派人招呼张昭回来,传话给他:“大家一起高兴,您又何必发怒呢?”张昭回答:“从前纣王作糟丘酒池一夜宴饮,当时也以为只是高兴而已,可是后来呢?”孙权听后顿时醒悟,赶紧撤了宴席。

类似这样的顶撞之事,张昭做得还真不少。

称帝后,孙权的控制欲极度膨胀,听不得丝毫逆耳忠言。即便如此,张昭还是我行我素,每次上朝都敢于挑衅孙权的权威抉择,常常“以直言逆旨”。到后来,孙权一听张昭求见,直接赠以闭门羹。

张昭辅佐孙权36年,为什么当不上宰相?

公元232年,孙权误信公孙渊的花言巧语,幻想同辽东联合,夹击魏国。正当孙权对满朝文武憧憬北伐灭魏,一统天下时,张昭突然站出来打断孙权,断言公孙渊为人狡诈,不可轻信,吴军若贸然出动,必定损兵折将,有去无回,到头来只能是自取其辱。

孙权尚在美梦中,突然被踹醒,自然怒不可遏,甚至拔出佩刀,指着张昭吼道:“吴国士人入宫则拜见我,出宫则拜见先生,我敬重你可以说是已经到了顶点了,你竟敢屡次公开抵触我!”

张昭一动不动,眼睛直勾勾望着孙权,语重心长地说道,老臣本来可以一言不发,安享晚年,只是“太后临崩,呼老臣于床下,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”。说完,张昭满是褶皱的脸上老泪纵横。孙权当即掷刀于地,扑向张昭,相拥而泣。

尽管如此,孙权还是不顾张昭的善谏,遣使辽东。结果公孙渊临阵倒戈,斩杀吴使,令东吴在与魏国的博弈中陷入被动。张昭一气之下,挂印回家了。孙权多次派人前去抚慰张昭,张昭拒不复出。一怒之下,孙权决定采取非常措施。他听说古人有放火烧山以求贤才的先例。于是命人焚烧张府的大门,可张昭却把门关得更紧了。无奈之下,孙权令待命已久的救火队极速灭火,然后亲自登门扶起张昭,并用御车将其载回宫中。

张昭辅佐孙权36年,为什么当不上宰相?

聪敏的孙权当然知道张昭这么做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,不过,身为君主的他总是这么被人犯言直谏,心里自然很不痛快。可是,张昭却全然没有考虑到孙权的感受,依旧以老臣自居,继续将孙权视作小孩子加以指责。

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统帅大军南征,以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之势企图迫降孙权。这时的张昭明显怀有私心,以他为首的多数大臣坚持主和论,也就是想通过让孙权投降的办法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。这一做法完全违背了孙权的意志,彻底激化了少主与权臣之间的矛盾。于是,孙权在鲁肃和周瑜等主战派的支持下,采取了联刘抗曹的重大决策。赤壁一战,终将曹军杀得灰飞烟灭。对于张昭来说,这一胜利实际上也宣告了他辅政时代的结束。

赤壁之战后,出于顾念老臣兼及维稳的考虑,孙权对张昭并未下狠手,仍让他以绥远将军、由拳侯的名义继续留在东吴的核心领导层中。久经风浪的张昭当然知道这种做法就是让自己“被和谐”,于是也就淡然退出。公元229年,孙权称帝后,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,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。这种明智的举动很是让孙权满意,君臣相安的局面一直维持到了张昭离世。

公元236年,81岁的张昭与世长辞。孙权素服临吊,亲赐谥号“文”,并感慨道:“孤虽贵为天子,但与张公言,却不敢肆无忌惮。”事实印证了一切,张昭死后,孙权迅速陷入妄自尊大的深渊,从一位年轻的贤君,沦为“果于杀戮”的魔王。

相关文章

​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,明朝会灭亡吗?

​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,明朝会灭亡吗?

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,明朝会灭亡吗? 虽然说历史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,去设想另一种情况,对于现实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,但是对于关注这一段历史的人来说,顶多也就是大家...

​明朝开国功臣为何都讨厌刘伯温?这其中有什么原因?

​明朝开国功臣为何都讨厌刘伯温?这其中有什么原因?

明朝开国功臣为何都讨厌刘伯温?这其中有什么原因? 说起咱们国家历史上的明朝,可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一个朝代。因为在明朝统治时期,从来没有与其他国家签署任何不平...

​曹髦是一位怎样的皇帝?本有机会夺回大权却错失良机

​曹髦是一位怎样的皇帝?本有机会夺回大权却错失良机

曹髦是一位怎样的皇帝?本有机会夺回大权却错失良机 实际上多数人了解的曹魏,恐怕都是集中在曹操、曹丕和曹睿三代身上,对曹芳、曹髦、曹奂的了解甚少,因为他们在位时基本上...

​苏轼为什么吃错药而死?他吃的到底是什么?

​苏轼为什么吃错药而死?他吃的到底是什么?

苏轼为什么吃错药而死?他吃的到底是什么? 吃错药,现在一般用来指的就是说一个人突然之间状态变得很不一样,与平常有很大的差别,但是,如果是真的吃错了药,后果可是非常严重...

​历史上明朝太监是什么样?和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

​历史上明朝太监是什么样?和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

历史上明朝太监是什么样?和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 太监到底是什么样子?很多人受到影视剧的影响,以为太监都是一种奸邪小人,不断地蛊惑皇帝做出一些危害国家的事情,或者就是像明...

​宋朝对官员有哪些特定要求?勒石三戒指的是什么?

​宋朝对官员有哪些特定要求?勒石三戒指的是什么?

宋朝对官员有哪些特定要求?勒石三戒指的是什么? 宋朝之所以能创造中华文明的高峰,和宋朝当时实行了全世界最为开明的大宪章有关。宋朝官员需要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,其中有一条...

​如果李渊不让位,李世民会怎么做?

​如果李渊不让位,李世民会怎么做?

如果李渊不让位,李世民会怎么做?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后,李建成李元吉身死,太子易位,李世民基本上已经成了最大的赢家,接下来的他只需要等到李渊死了,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...

​战国七雄最惨的国家是哪个 为什么是最惨的

​战国七雄最惨的国家是哪个 为什么是最惨的

战国七雄最惨的国家是哪个 为什么是最惨的 战国七雄作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七个国家,各自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,虽然六国最终都被秦国所灭,但六国之中也有最强的,也有最弱...

​袁绍为什么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?为何对他没有用处?

​袁绍为什么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?为何对他没有用处?

袁绍为什么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?为何对他没有用处? 挟天子以令诸侯,可以说是曹操人生中一件标志性的非常重要的事情,也让很多人认识到了一代枭雄曹操的人生。不过其实...

​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,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?

​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,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?

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,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? 靖难之役作为明朝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,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非常的感兴趣。因为削藩上的矛盾,朱棣起兵夺了朱允炆...

​关羽是被马忠杀的吗?

​关羽是被马忠杀的吗?

关羽是被马忠杀的吗? 有关关羽的死,其实一直还是有不少争议的,而究竟是谁杀了关羽,在众多的说法当中,有一种说法让人非常奇怪,那就是关羽是被马忠所杀。马忠本来和关羽一...

​韩信之死刘邦是喜还是忧?

​韩信之死刘邦是喜还是忧?

韩信之死刘邦是喜还是忧? 我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经无限感慨的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夫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(张良,字子房);填国家,抚百姓,给饷馈(供给军饷...

​赵匡胤真的重文抑武吗 他巩固政权用了哪些手段

​赵匡胤真的重文抑武吗 他巩固政权用了哪些手段

赵匡胤真的重文抑武吗 他巩固政权用了哪些手段 太祖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,“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”,所以便认为赵匡胤是重文抑武,然而真相真是这样吗?实际上赵匡胤的...

​元朝时期汉人地位如何

​元朝时期汉人地位如何

元朝时期汉人地位如何 在元朝时期,汉人属于低等人。当时元朝政府将全国人民分成四个等级,分别是蒙古人、色目人、汉人和南人。汉人被奴隶化,可以自由买卖,没有任何人身自由...

​武惠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?

​武惠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?

武惠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? 武惠妃作为唐玄宗的一个宠妃,生前也是一直受到唐玄宗的宠爱,甚至有很多人认为,后来杨贵妃进宫,其实是因为她和武惠妃长得很像,唐玄宗想要借此...

​李隆基登基之后,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?

​李隆基登基之后,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?

李隆基登基之后,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? 李隆基最为人所熟知的,或许还是他和杨贵妃的故事,但是李隆基毕竟身为皇帝,唐朝也的确在他手中走上了巅峰,尽管后来又没落,但是不得...

​诸葛亮北伐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?

​诸葛亮北伐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?

诸葛亮北伐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? 诸葛亮算是《三国演义》下半部分的第一男主角,基本上三国的进程都是以诸葛亮为中心在讲述。其中诸葛亮决定北伐,也是演义里最精彩的一段故...

​鉴真给中国造成损失有多大?

​鉴真给中国造成损失有多大?

鉴真给中国造成损失有多大? 说到这个鉴真其实争议很大的,很多人都说他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,其实从现在看是有这个说法的,但是在唐朝当时不见得是这样的,但是这个问题还...

​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?

​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?

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? 尉迟恭,作为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门神之一,他在历史上也是很厉害的,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杀了太子李建成,自己夺得太子之位的过程...

​历史上的李宸妃有多惨 被错换的人生

​历史上的李宸妃有多惨 被错换的人生

历史上的李宸妃有多惨 被错换的人生 《大宋宫词》中,刘娥和李婉儿原本是一对要好的姐妹,但后来却走向陌路,婉儿决定和刘娥永不再见。刘娥也觉得对不起婉儿,但事已至此,她...

​韩王安投降四年后 秦王嬴政为何还是杀了他

​韩王安投降四年后 秦王嬴政为何还是杀了他

韩王安投降四年后 秦王嬴政为何还是杀了他 韩王安是战国时期韩国的最后一位国君,韩国是秦国灭六国的第一步,而韩王安知道自己的韩国面对强大的秦国并没有太多的招架之力,因...

​嫪毐为什么要发动叛乱 原因和结局介绍

​嫪毐为什么要发动叛乱 原因和结局介绍

嫪毐为什么要发动叛乱 原因和结局介绍 在秦始皇嬴政正式亲政之前,他需要扫除的就是吕不韦的势力,至于赵姬虽然也身居高位,但其实她并不太关心政事,然而赵姬身边的嫪毐却不...

​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为什么敢威胁李渊?没人拦着他吗?

​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为什么敢威胁李渊?没人拦着他吗?

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为什么敢威胁李渊?没人拦着他吗? 玄武门之变也算是一次很经典的宫变了,正所谓成王败寇,李世民成功了,成为后世敬仰的唐太宗,李建成兵败身死,一切都没有...

​东吴人才济济不输蜀汉,如果吴国拿下蜀国能否一统中原?

​东吴人才济济不输蜀汉,如果吴国拿下蜀国能否一统中原?

东吴人才济济不输蜀汉,如果吴国拿下蜀国能否一统中原? 其实东吴在三国中一直排在第二名的位置,原本蜀国鼎盛时期是有能力挑战吴国的,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惨败而归,最后再也无...

热门图文

  • ​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关系图
  • ​盘点三国中七大单骑救主人物
  • ​为何到了秦二世手上只有20万军队
  • ​刘恒登基之后杀光刘盈的儿子,为何留下刘盈皇后张嫣?
  • ​赵匡胤黄袍加身,为什么宋朝皇帝都穿红色?
  • ​古人想要保命全靠一张嘴?战国时期的谋士嘴上功夫究竟有多厉害?